古时三水人是怎么春耕的?看完就懂了...
去过昆都山,上过思贤阁的人,或多或少对江根水塔旧址上的旧图片有印象。墙上带着岁月痕迹的图片,是过去三水社会方方面面的缩影,记录了现在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三水。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画面,是时光留给现代人的一个个彩蛋,等着有心人去挖掘,去发现。本栏目带你穿越时光,挖掘旧图片背后的故事。
俗话说,
“到了惊蛰节,锄头不停歇。”
惊蛰已过,春耕开始啦!
近日,小南君在江根游走时发现,
江根水塔旧址上有一组旧图,
描绘的正是古人春耕的场景!
一起来看看以前的人是怎么耕地的吧~
清末,耕牛下田
↓↓↓
清末,插秧休息
↓↓↓
清末,收粮
↓↓↓
清末,打粮
↓↓↓
清末,风谷
↓↓↓
清末,碾米
↓↓↓
清末,打粉
↓↓↓
清末,称粮
↓↓↓
清末,粮食归仓
↓↓↓
清末,庆丰收
↓↓↓
古语云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”
三水一直被誉为“鱼米之乡”,
曾以水稻种植为主~
还曾是广东“四大粮仓”之一!
三水江河交织,河网密布,适合耕种,清朝嘉庆时期《三水县志》就有“农专畎亩”的记载。至民国时期,三水大部分劳动力仍以耕种为主。
江河交织,河网密布的西南。
1988年,三水的粮食总产量接近20万吨,居全省之冠,还一跃成为全省商品粮主要生产基地。
1988年《南方日报》上,《三水县农村人均售粮居全省之冠》的报道。
三水曾是广东“四大粮仓”之一,全县每年人均上调国家商品粮居全省之冠。中山西路上,几个造型独特的粮仓静静伫立在北江边,它们是三水最典型的砖圆粮仓,也是三水曾经作为广东“四大粮仓”之一的有力证明。
藏于大英图书馆的《西南谷船》。画中描绘了一艘载满谷的船正划开凌凌清波驶出港口。
送公粮的场景十分壮观,农户们都非常积极,骑着自行车、推着手推车、开着手扶拖拉机、开着小艇把粮食运到西南来,往往要排很长的队,粮仓满是人和谷子。
金本等片区水网密布,农户撑船运粮。
交公粮的农户排成长队十分壮观。
这种圆锥形立筒仓有很好的密闭性,可以保障粮仓与鼠隔绝,而其便于通风的特性则使粮仓极少遭遇霉变。三水还因此得过“全国第一个保粮无霉县”等荣誉。
得益于稳定的粮食产量和良好的保存技术,当时西南的米铺、粮食铺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,随之而来的便是商户缺斤少两欺骗消费者的事时有发生。
收藏家麦国培就收藏了一个民国时期的众斗。斗是历史上用来称量粮食的容器,所谓众斗,就是民国时期官方统一“定制”的斗,与今天市场上的“公称”类似。有了众斗,市场秩序就规范了很多,消费者买米的时候再也不担心被骗了。
众斗上刻有“西南米行众斗”字样
时代的步伐匆匆而至,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,西南涌现出了一批将自然风光与传统文化、休闲观光有机结合的美丽文明村居。
如今,三水人依托独特的水乡资源,在这片有着悠悠农耕文化的家园上,打造现代化鱼米之乡,延续三水农业的辉煌。
来源:佛山新闻网
文:麦燕文
点“在看”,并转发分享给更多人